重庆隔膜式气压罐的基本工作原理

发布日期:2025-08-08

重庆隔膜 式气压 罐作为供水系统的稳压设备,其工作原理基于气体可压缩性与液体不可压缩性的物理特性,通过弹性隔膜实现气液分离式压力调节,广泛应用于建筑二次供水、暖通循环系统。

罐体内部由丁基橡胶隔膜分为上下两个独立腔室:上腔预充氮气(充气压力 0.2-0.6MPa,根据系统工作压力设定),下腔与供水管道连通。当水泵启动向系统供水时,管网压力升高,水通过接口进入下腔,挤压隔膜向上膨胀,上腔气体被压缩,压力同步上升,直至与管网压力平衡,此时水泵停机,罐内储存的压力水可维持管网压力稳定。

当用户用水导致管网压力下降时,上腔压缩气体推动隔膜向下运动,将下腔的水挤压至管网,补充水量并维持压力,直至罐内压力降至水泵启动压力阈值(通常比停泵压力低 0.05-0.1MPa),水泵再次启动补水,形成 “水泵 - 气压 罐” 协同运行的动态平衡。

隔膜的柔性隔离避免了气体溶解于水导致的 “气蚀” 问题,氮气预充压力决定了罐的初始稳压范围:例如 3m³/h 流量的供水系统,预充 0.3MPa 氮气时,可在水泵停机后维持 0.25-0.3MPa 压力区间供水约 15-20 秒,减少水泵启停频率(由每小时 30 次降至 5 次以下)。

罐体设计需匹配系统参数:容积计算公式为 V=β×Q/(4n),重庆地区常用的 Φ800mm 规格罐体,有效容积约 500L,适合 10 层以下建筑。运行中需定期检查充气压力(每月 1 次),若压力下降超过 10% 需补充氮气,防止隔膜过度拉伸损坏,确保稳压功能持续可靠。

这种结构紧凑、无泄漏风险的设计,解决了传统补气式气压 罐的气水混合难题,在重庆多山地势导致的水压波动场景中,能高效稳定管网压力,降低能耗的同时延长水泵使用寿命。

相关标签: